蓝色天空


Join the forum, it's quick and easy

蓝色天空
蓝色天空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“剩女”因何而剩?——“剩女现象”的经济学解释

向下

“剩女”因何而剩?——“剩女现象”的经济学解释 Empty “剩女”因何而剩?——“剩女现象”的经济学解释

帖子 由 bluesky 周六 26 四月 2014, 17:16

2014-04-25 08:10:42     来源:华说的经济学世界


“剩女”因何而剩?

——“剩女现象”的经济学解释

 

华说

  离家不远有一家公园。每逢双休日,公园的一隅,大抵会有一群特殊的人们在此聚集。是饱经沧桑的老人,有男有女。在一旁两棵树之间拉起的一条细绳上,则挂着 许多卡片,上书着“某男,35岁……”、“某女,28岁……”之类的信息。老人们在这里寻寻觅觅,不时相互间打听着:“男孩?女孩?”“多大了?想找什么 样的?”。碰到感兴趣的,便会更深入地交谈下去,详细地介绍自己的孩子怎样,要求对方是什么条件……没错,这里正在发生的,是如今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已经见 怪不怪的“父母代子女相亲”的一幕。 

  在这样的情境中,事件主角的“某男”和“某女”照例是不出现的,因为他们不着急。着急的是“某男”和“某女”的老爹老妈,万般无奈之下,不得不上公园替儿 女“找对象”去!可怜天下父母心,中国的父母总是格外地为子女操心,无论子女愿意不愿意。“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”,原本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,何以竟然需 要劳驾父母代为相亲?乍听之下,仿佛又回到了以往父母包办婚姻的时代。自然,貌相似而实不同。老爹老妈的着急也不无原因。那背后,是一个日益庞大的人群 ——“剩男剩女”的出现。在这其中,尤以“剩女”现象引发社会关注。

  剩女云者,大龄未婚女青年之谓也。她们生活于现代大都市中,一般具有高学历、高收入、高智商的“三高”特征,却失意于情场,找不到理想的归宿。这些年来, 其人群数量规模呈现不断膨胀之势,以致成为一种现象。“剩女”一词,亦被收录于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中。而据坊间流传的笑谈,同 是剩女,亦有级别之分:25--27岁为初级剩女,名曰“剩斗士”;28--29岁为中级剩女,别号“必剩客”; 30--34岁为高级剩女,尊称为“斗战剩佛”; 35岁往上是特级剩女,尊之为“齐天大剩”。

  因为种种原因,一个女性选择单身生活。这样的案例,其实在历史上也是并不鲜见的。但是作为一个群体,作为一种“现象”,“剩女”的出现是这个时代独有的“新生事物”,为以往所未见。然则“剩女”何以会在当下出现,并且成为一种现象?

  “剩女现象”在此时此刻的应运而生,以愚观之,与中国女性面临的两项重大局限条件的转变有关。其一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引入。相对于以往,独生子女时代的女性 获得的事实上而非法律文本意义上的地位的提升以及机会的平等,不必说传统社会中的女性,就是解放以后改革开放前的女性也难以望其项背。其二是改革开放带来 的民众思想观念的改变。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,前者是一国之政策,是明确的白纸黑字正式的制度安排的转变;后者可以归入风俗习惯一类,约束人们行为于无形 的非正式制度安排的转变。上述制度安排的转变,成就了“剩女”生长的土壤。

  不难明白,在传统社会中,不会有“剩女”现象出现。因为那个时代的女性,“未嫁从父,既嫁从夫”,没有独立的人身权利。在婚姻上,除了听命于“父母之命、 媒妁之言”之外,别无选择。鲁迅先生曾经借笔下的人物之口描述过传统社会的婚姻:“……可是这婚姻,是全凭别人主张,别人撮合:把他们一日戏言,当我们百 年的盟约。仿佛两个牲口听着主人的命令:‘咄,你们好好的住在一块儿罢!’” 是的,那个时候,一个年轻女子即使想“剩”也剩不下,因为父母会将其许配给一个陌生的男子,无论你愿意不愿意。建国之后,虽然法律文本上明确男女平等,但 事实上的男尊女卑不容易消除。譬如说罢,一个家庭育有一子一女,因为贫困只能允许一个孩子上学。那么,结果大抵毫无例外地会牺牲女儿的上学权利。而在婚姻 上,一旦大龄而未婚,则从单位到街道居委会的各种组织,会找你“谈心”并且发动群众帮你张罗,直至你结婚而罢休。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出生的女性则大 不相同,她们赶上了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改革开放的时代。因为这两项重大局限条件的转变,她们掌控了自己的“产权”,真正拥有了包括人身权利在内的个人 权利。到了适婚年龄,自然也是“我的婚姻我做主”。倘若觉得不合适,大可寻寻觅觅。不必担心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”将其强行嫁掉,也没有了单位领导和居委会 干部的“开导”带来的巨大压力。“剩女现象”的出现,萌芽于第一代独生子女的适婚之时,并不是巧合,而有其内在的逻辑。

  婚姻不是独角戏,而是对手戏,它需要两个人来演绎。因此,从组织合约的角度来看,所谓“剩女”,其实就是一位女性,想要结婚却找不到一个可以与之签订婚约 合约的男子。出现这种现象,除了上述的制度安排转变提供了基础条件之外,从婚姻市场上的层面来说,愚以为,是因为讯息费用的存在。这讯息费用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,大体而言,一方面是“剩女”和对手戏另一方的各自需求的落差,另一方面是市场信息的误导。

 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名为《中国男人4大择偶潜规则》,是一位外国人的感受。据他的观察,中国男子的4大择偶潜规则是:注重外表的漂亮;特别在意女人的年 龄,喜欢比年纪比自己小的女性;不能容忍女人比自己强,不喜欢“女强人”; 喜欢在征婚启事上罗列“成就”。不过,据区区在下看来,这大概是普天下男子的共同心理,非中国男子所独有。追根溯源,这是传统父权社会思想的因袭的表现。 但文中提到的两点,“特别在意女人的年龄,喜欢比年纪比自己小的女性”;以及“不能容忍女人比自己强,不喜欢女强人”;中国男子表现得更为敏感和在意,我 以为是确然的。而恰恰在这两方面,剩女的年龄以及高学历、高收入、高智商的“三高”特征,与之背道而驰。自然,你可以批评中国男人表现得心胸不够开阔,思 想陈腐老套,但这是现实,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。从另一面说,是中国女性在飞速成长的同时,同一时代的男性没有应时而变,与之同步成长。由此带来的落差,形 成了相互之间的隔阂。表现在婚姻市场上,就是不能达成双方一致同意的婚姻合约。

  对一个年轻女子而言,婚姻市场的信息也可能导致对其自身价值的误判,从而使得自己进入 “剩女”状态。从征婚启事以及人们口头流传的信息来看,如今的婚姻市场上,“有房有车”已然是女子求嫁的基本条件了。在房价和油价高高在上的今天,这是一 笔不菲的开支。除非有父母的资助,对绝大多数离开大学工作两三年的男青年来说是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”,而他们正是婚姻市场上的主力军,是未婚女青年的主要 的合约对象。对一个待嫁的适龄女子来说,这个时候自我价值的判断非常关键。或许这个时候,她已经认识到少女时代“灰姑娘碰到白马王子”的幻想只是一个童 话,她也不指望一个白马王子出现在眼前。但是,曾经的同学,身边的同事,姿色和自己相差无几甚至不如,才能不分上下或者不及,却真的嫁得很好,“有房有 车”。因为这个信息的真是存在,她会挣扎,会犹豫,她觉得应该继续等待继续寻找,而不是降低要求。这结果,自然是有可能她最终找到了,但也有可能,终于在 不知不觉中剩下了,成为了“剩女”队伍中的一员。

  无论怎样说,一位女性,宁愿选择“剩女”生活而不结婚,必然是在她自身局限条件下的所能做出的最佳选择。 而允许“剩女”寻求、选择“想要自己的生活”也显示着社会的宽容。因此,从这个层面来说,“剩女”群体的出现,其实倒彰显着社会的开放和进步。


2010-10-12

[url=web:getimageclick;seq=0]“剩女”因何而剩?——“剩女现象”的经济学解释 1099612222255[/url]
[size][color][font]

[url=web:gethtmlclick;http://163.fm/I0EAFN9]http://163.fm/I0EAFN9[/url]

[/font][/color][/size]
[url=web:getimageclick;seq=1]“剩女”因何而剩?——“剩女现象”的经济学解释 6597257783145565030[/url]
[size][color][font]

[url=web:gethtmlclick;http://163.fm/7M5yuPE]http://163.fm/7M5yuPE[/url][/font][/color][/size]
bluesky
bluesky
管理员
管理员

帖子数 : 3292
积分 : 25834
威望 : 0
注册日期 : 12-11-14

https://bluesky.all-up.com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